世界公路鼻祖,比罗马大道还早200年

  • 黑马照照
  • 2019-08-25
  •   
  • 在我国广袤的西北黄土高原上,有一条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神秘古道,近年来不断吸引着人们探奇的目光,它就是秦直道,也称皇上路、圣人条。


    在我国广袤的西北黄土高原上,有一条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神秘古道,近年来不断吸引着人们探奇的目光,它就是秦直道,也称皇上路、圣人条。这条南起陕西淳化县,北至包头麻池,全长约700多公里,平均宽度达30米的古代高速公路,堪与万里长城、兵马俑相媲美。作为人类筑路史上最为神奇的文明古道,它的发现,揭开了一段壮阔却又鲜为人知的历史进程。

    秦直道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巩固中央集权,有效抵御北方匈奴入侵,令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太子扶苏监军,举全国之财力、物力,于公元前212-210年,耗时两年半修筑而成,这比著名的罗马大道整整早了200年。它的平、直、宽都符合现代高速公路的特征,其主干道可并排行驶十二辆马车。《史记》有“堑山埋谷,直通之” 的记载。工程之浩大,速度之快,实属历史罕见。

    直道沿线以山形走势五里设一墩,三十里设一站,烽燧遥遥相望,互相呼应,直通边陲。当年,秦朝的军队在这条宽阔的大道上,只需三天三夜,就能从咸阳疾驰到河套地区的前线。正所谓“兵贵神速”,它的修建,为帝国的军事战车插上了灵动的翅膀。与秦长城一起,为大秦帝国的北界边疆构造了一道收放自如的攻防体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匈奴人不敢南下进犯。此后的各朝各代也都不同程度地使用过这条直道:汉武帝刘彻曾率十万大军从此道北上,征战匈奴;大将军卫青、霍去病也曾多次率军沿此道北上河套同匈奴作战,直把匈奴赶往酒泉以西......

    在漫长的岁月里,秦直道一直作为一条主干线,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如今大部分都已荒废,但行走其上,道路仍依稀可辨。时光远去,沧海桑田,望着逐渐消失在草林深处的印痕,如同望着渐行渐远的历史背影,古柏长青,山峦浮动,隐隐投射着一股旷古的力量。

    沿着树荫遮蔽的古直道,行走约百米,有一石碑,上刻“调令关遗址”,秦直道从关门穿越而过。调令关不仅是古代北拒胡羌,南屏京畿的重要关隘,更是沟通东西的战略要地。地势居高临下,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根据碑后的文字记载:“秦代时,关城设南北二门,东、南、北有土夯筑成的围墙,关城内挖有窑洞20余孔,供驻军守关之用。”由于年代久远,遗址上的建筑早已荡然无存,唯有两孔即将损毁殆尽的窑洞,固执地凝结着历史的烽烟。

    关于调令关的名字由来,还流传着一个传说。相传,秦始皇西巡至子午岭,因蒙恬有功,欲褒奖他,却因该赏赐何物,一时拿不定主意。正在这时,天空飞来一只大雕,大雕抖了抖身子,一根翎毛翩翩飘落,正好落在秦始皇手中。于是大喜道:“天赐奖品,甚佳!”“雕翎关”之名便由此而来。这里又曾是大将蒙恬驻守兵马,囤积粮草,发布号令,调兵遣将的地方,于是又有了“调令关”一说。不管它叫过什么名字,历史的真相无疑,地址的准确性无疑,我们的到来无疑,这就够了。

    在调令关南侧的大古山梁上,还留存着一座古兵站遗址 - 秦一号兵站。北窄南宽,形似葫芦,分布在三面临沟,一面依山的平台上,北面只有三十米宽的出口紧贴秦直道,形成天然屯兵营地。在遗址中发现了用姜石铺成的院落地面和夯土墙基、素面方砖,几何纹路与绳纹方砖、瓦等十四种建筑材料。根据专家推断,这里至少可屯兵数千,规模宏大。

    如今,在古遗址附近又恢复新建了一座以防火瞭望、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仿秦式烽火台,高五层,20.8米,成为了秦直道上又一靓丽风景。许多人来这里坐看日出,眺望云海,欣赏子午岭大美风光。直道两边,树林茂密,将这条2200年的沧桑古道淹没在树荫之中,期待着人们去穿越、去发现、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