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常规的临汾博物馆,让人耳目一新,来这里寻找最早的中国

  • 凌子看世界
  • 2019-10-19
  •   
  • 要想了解一个城市首先就得了解它的文化,博物馆就是了解一个城市文化最直接最快捷的地方。


    最初的中国在哪里诞生?当今的中国从何而来?带着这些疑问来到临汾市博物馆。有人告诉我,在这里可以找到所有的答案。

    要想了解一个城市首先就得了解它的文化,博物馆就是了解一个城市文化最直接最快捷的地方。临汾博物馆的造型为日月相抱,太阳位于此建筑中心,月亮围绕在太阳西南,寓意日月同辉。馆前广场有北斗七星景观。

    走进临汾博物馆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里打破传统博物馆的展览模式,陈列形式设计大胆,运用国内外先进的展陈理念和最前沿的科技手段,打破博物馆“千馆一面”的模式。把数字化新技术运用到博物馆展览中,让看展的人能更加立体,清晰,多角度的欣赏这里的展品。博物馆分为地上三层,地下一层。

    “这里是最早的中国”是临汾博物馆最大的特点。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灶神原型——沟堡人面像、中国礼乐文明的代表乐器——土鼓、《侯马盟书》《赵城金藏》等多件珍贵文物。其中远古足迹,最早中国,晋霸春秋,千秋平阳是重点要看的展馆。展览以古人类化石,各种造型精美的青铜器、陶瓷器、水陆画、木版年画等。来的话一定要慢慢的用心欣赏。

    最早中国之镇馆之宝:陶寺出土彩绘龙盘。出土于襄汾县陶寺村,这是目前为止在中原地区所见蟠龙图像的最早标本。龙盘是一种礼器,龙纹则可能是氏族、部落的标志。龙盘中的龙头在外圈,龙尾蜷盘中。龙体为蛇躯鳞身,方首双耳,巨口利齿,口衔谷禾,无爪无角。这种像蛇非蛇、像鳄非鳄的多种动物的集合体是现实中不存在的,是中国早期龙的形象。陶寺龙盘的年代约在公元前2300年,是中国迄今科学发掘所见到的真正意义上的、且与后世一脉相承的龙形象。

    最早中国的起源:陶寺文化

    这里展示的是陶寺遗址中发掘出的陶寺城池,最早的阙门。这个阙门与故宫午门门阙非常相似。

    经过考古学家多年的考古发掘与研究,逐步建立起一条比较完整的证据链,证明陶寺城址就是传说中的尧都。陶寺出土的圭表表明,陶寺文化已经存在地中的概念,陶寺文化的社会已经进入到国家形态,因而,陶寺城遗址为地中之都,陶寺文化为中土之国,此乃最早的中国。而陶寺地中之都是尧王族首创,至此尧立中国。陶寺经过4000多年的风风雨雨,所留下的并不仅仅是一片埋没于黄土之下的废墟,而是我们中华儿女世世代代所知晓和守护的精神文化,我们在这片黄土地上耕作,繁衍,离不开最早中国所流传下来的天文历法,世界观,宇宙观,天地之合,人文之合出于此,天下之中出于此,中国之概念出于此,中华文明核心形成于此。

    几年前,中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在陶寺遗址发掘成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陶寺遗址考古的重大成果。经过考古学家们对发掘出来的城池,墓葬,陶器,木器,玉、石礼器和装饰品,乐器,文字等全面系统的研究,都证明了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陶寺遗址,就是尧的都城,是最早的“中国”。没有哪一个遗址能够像陶寺遗址这样全面拥有文明起源形成的要素和标志,陶寺遗址已经进入文明阶段。

    晋霸春秋

    说山西,不能不说晋国,因为山西简称晋。说晋国必然会说到晋文公,他开创的晋国霸业,称霸时间长达一个半世纪。说晋文公,不得不说临汾,因为临汾是晋国的核心,这里是晋霸春秋的策源地。

    晋霸春秋展馆的这些陈列品,一件件的记载着那个称霸称雄的晋国从兴衰到没落的历史过程。

    尧舜之后,政治中心的转移,夏商两代千余年间,临汾地区盘踞者若干方国,史料上记载的唐国就在这里。

    西周肇事,分封建国,晋国取代了唐国,但依然是偏居一隅,百里之地,与众多诸侯戎狄共处,没有显山露水。

    晋文侯勤王,晋国崭露头角,晋献公假途灭虢,晋国锋芒毕露,晋文公称霸是临汾地区再次成为中国的另一个政治中心,整个春秋时期,晋国最为引人注目,直至三家分晋。

    远古足迹:人类从远古走来,在黄土高原,在汾渭地堑留下串串足迹。这个展厅以丁村遗址群,柿子滩遗址群,薛关遗址等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与研究成果,展示了从远古走来的早期智人在临汾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直至进入农业革命的漫长历史。

    千秋平阳:这个展馆的平阳沿革这一部分勾勒了自秦汉至清代文明进程之大线索。“青史铁鉴”以汉代铁官“绛”为主体,全面展示平阳冶铁的滥觞、兴盛、发展的辉煌。“粉墨登场”演绎平阳戏曲之乡的历史传承。“平水流韵”彰显平阳金元木板雕刻中心的重要地位。“般若之光”全面展示佛教在平阳地区的传承和兴盛。

    最后再看一下博物馆中心这个醒目的红色艺术雕塑,从直立行走的古人类开始一直到现代的人,一字排开先后站立在这条历史长河的船上。

    这个设计一目了然的告诉来这里参观的每一个人,人类历史源远流长,临汾这块土地文化底蕴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