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诞生地函谷关,千年要塞到底有多险

  • 放猪江湖
  • 2021-06-17
  •   
  • 这里的关楼建筑已不再是当年的砖瓦,但是这里的草木大地依旧是那方曾经尘土飞扬的大地,这里的日月依旧朗照过曾经的古道以及途径古道的人。


         抵达函谷关的时候天地之间风和日丽,辽阔的中原沃野上草木葱茏,静默于灵宝一隅的关隘古道在群山之间兀自散发着历史深处的回响。

         或许是历史太过久远,也或许是我们太过匆忙,在我们华夏民族的文化基因里,《道德经》是我们不可忽略的脉络,然而貌似我们很多人并不知道它的来处,确切说是不知道这部影响华夏文明进程的经典篇章诞生在何地。

         “上善若水”、“祸因多欲”、“有无相生”这些《道德经》里的语句至今还在被后世引用,但是“函谷关”却被知之甚少,它像老子一样,低调但不缺少内涵。

         老子出生在公元前571年,在中国历史上属于春秋战国时期,也被称为周朝,老子那时候还不叫“老子”,叫“李耳”,这名字听起来好俗气的样子,但却掩盖不住日后的光芒万丈。

         老子生来静思好学,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兴趣,总是寻根问底,遇到不懂的事情经常问一个叫商容的老头,他奉其为自己的老师。商容是商末殷纣王时期主掌礼乐的大臣,学富五车,在当时是著名的有学问的人,但是后来被暴虐纣王打压贬黜而隐遁太行山。

        没有了求教的老师,李耳有很多问题无法得到解答,比如天上之天为何物?日月星辰为啥会发光?有一天他忽然想起老师的一句话:去周都深造。周都就是洛邑,也就是现在的洛阳。

        史料说老子在周都曾任“周守藏室之史”,我查阅了下,这是周朝的一个官职名,类似现在国家档案馆的管理员之职。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无所不有。当了国家档案馆的管理员后,为他后来的渊博学识奠定了基础。

        彼时,社会动荡,周朝势微,诸侯争霸的烽烟随时都在燃起,老子目睹到家国兴亡与民间疾苦,但却无可奈何。眼看着周王室每况愈下,他越发觉得周朝大势已去,于是在他古稀之年踏上了西行的道路。出洛阳西行第一个关口就是函谷关。

        史料没有记载老子离开周都洛阳的具体年月和抵达函谷关的具体日期,但推测大概时间是公元前500年左右,那时他可能已经70岁左右。函谷关四周大河滔滔,峰岭逶迤,山高谷深的绝色壮阔景象震撼了这位西行者,他决定在这里短暂停留。

         老子在函谷关荒野的一间小茅草屋里,每天听着黄河水的轰鸣,吃着山里的野果,想着时局的风云和大众命运的离散与悲苦,于是他在一柄竹简上写下了一段文字“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就这样,老子每天写上那么几段,字里行间阐释着天地玄机、自然玄妙和人生哲理,以及详述治国理政精髓、大众礼仪方式,可谓包罗万象。

         老子从平坦的河洛平原来到沟壑纵横的函谷关,他看到了奔腾南下的黄河水被华山劈面阻挡,河水折向东流,形成九曲黄河上最大的拐弯,这一自然奇观给他的或许不止是震撼吧。是这里的自然环境造激发了他的才思,还是他的求索到了迸发的刹那?很难说清,但可以肯定的是,函谷关这个独特的地理位置为他的思想提供了绝佳的展示平台。

         函谷关四野山林密布,深险如函,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险要的战略地位使其成为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这些诗句透露出这里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诞生在两大都城之间的《道德经》天然地具备了快速传播的优势,这也为后世沉淀出流芳百代的文化气韵。

        作为雄关要塞,历史上这里的征战自然数不胜数,最著名的战役要数“六国伐秦”了,据说春秋战国时期韩、赵、楚、魏、卫、宋六个诸侯国联合起来讨伐秦国,秦依函谷天险,使六国大队人马“至函谷,皆败走”、“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有历史底蕴的地方,传说与典故自然不会少,如今的函谷关城墙已不再有当年的尘埃,也没有了鼓角争鸣的纷乱,登上城楼,依垛口向瞭望,通往秦岭深处的一条古道小径掩于青山草木间,向东瞭望,同样的是一条古道小径蜿蜒而来,而那个骑牛的老人早已作古,化为华夏大地一缕文脉,滋养代代子孙。

         登上最高的楼阁四下瞭望,这里的自然风光暗含黄土高原的苍凉大气,黄河、秦岭在这个地方激烈冲突又浑然一体,水与山,高与低,刚与柔,在这里得到完美交融。

        “昆仑西去黄河远,函谷东来紫气高”。关于这里的传说典故和成语不胜枚举,比如紫气东来、老子过关、鸡鸣狗盗等等,无不体现了这里的文化厚重与历史人文。据说唐代时期两任皇帝都曾驾临此地,司马迁、司马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也曾到这里拜谒,并留下千古名篇。

        虽然,这里的关楼建筑已不再是当年的砖瓦,但是这里的草木大地依旧是那方曾经尘土飞扬的大地,这里的日月依旧朗照过曾经的古道以及途径古道的人,而今的我们抵达这里,置身关隘,也仅仅是沐浴一下遥远的清风,听一听历史深处的回响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