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莫测,桂林这处感应泉历经千年依旧清澈

2020-03-30 0/

分享

    桂林平乐县“乐水”东岸边,有一岭名仙宫岭,岭下有一泉名“感应泉”。其实,所谓“泉”,实则是井。井深3米余,井口内径0.8米,井壁为长方石叠砌,井台占地面积约14平方米,井沿筑扇形护墙。井两旁有莲花柱础墩。古时为防雨,在此建有一亭,称“直接流风亭”,后明朝知府袁衷重建改名“直接清踪亭”。泉正面护墙中间嵌有石碑,上刻“感应泉”三个隶书大字。据说,因宋朝著名诗人、龙图阁学士、兵部侍郎邹浩被编管昭州(今平乐县)而得名。

    北宋崇宁年间(1103-1105年),邹浩因为“正言以直谏”被贬昭州,谪居仙宫岭下,也就是现今平乐县人民医院旁边。邹浩谪居仙宫岭时,桂江瘴气横行,江水不能饮用,老百姓用水极其困难,行数里外取水。仙宫岭下忽有泉涌,而且“甘凉莹彻”,于是开建新井,造福于民。于是,邹浩将此泉归功于皇恩浩荡,把喷泉理解为他对朝廷的忠心感动了上苍,是上苍赐给他的,因此命名为“感应泉”,并亲自勒石,作《感应泉铭》:

    “昭川江水不可饮,饮辄发瘴,日用汲井,乃在二三里外,又石路崎岖,当风雨寒暑时,尤以为病。忽于所居,乐川之上,仙宫岭之下,有泉出焉,甘凉莹彻,一邦之井,无与比者。因疏导为小池,日得四五斛,用遂有余,而人不劳,名之曰感应泉。有穹其山,有澄其渊。动惟厥时,以出斯泉。惟泉沛然,莫褐其源。我感我应,其来自天。”

    而平乐府邑人、清康熙三年(1664年)进士、通政司左通政的袁景星,对感应泉给予了更深厚的寓义和注脚,其曾吟诗:“城北仙宫岭,灵源彻底清,年深石甃滑,汲少水痕平,人以忠贞重,泉因感应名,尽教时代革,千载自澄泓。”发出了“人以忠贞重,泉以感应名”的感慨。

    其实,“感应泉”之名应该更早就有了,准确地说是“先有感应泉,而后有邹浩;先有二仙姑,后有感应泉”。仙宫岭之所以叫仙宫岭,因岭上在仙宫庙而得名,而仙宫庙主要供奉的就是二仙姑,即在平乐南部阳安诞山“羽化成仙”的谭氏二女。

    二仙姑是司雨之仙,也为民间百姓称为“感应仙”。仙宫岭是二仙的行宫,其间的仙泉自然称为“感应泉”。

据二仙得道诗中记载:“舅公当时抬头看,看见凉伞转飞飞,舅公心中偷思想,我俩外甥定成仙,端平年间妹得道,力赐金牌显祖稀,太祖得封淑感应,小妹得封感应仙,钟楼岭头立大庙,白玉莲花万朵解……”这样看来,感应泉为何得名,应该是因为二仙姑是感应仙而得感应泉,这是早期民间的称呼。

但邹浩把它改为是“我感我应,其来自天”,而有的人理解为“皇恩浩荡,感应于天”,只不过是对感应泉加入了古代文人的注脚,而后人又对“感应泉”加入新的文化思想注解罢了。

    但诗中称“端平年间妹得道”是错误的。按推论,二仙得道的时间应该是在北宋皇佑年间(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因为,二仙成仙诗里讲的舅公就是平乐陶氏第七世祖陶克忠,他生活在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己酉岁(公元1009年)至皇佑二年庚寅岁(公元1050年)。

据《平乐陶氏族谱》记载:“七世祖考 讳克忠,字先慧,号敬圣,乃怀信公之三子也,宋敕封监殿先师。该公白日开天,神通显应,护国庇民。生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己酉岁(公元1009年)正月二十日丑时,终于皇佑二年庚寅岁(公元1050年),五月初三日,享年四十二岁。忠卜居鸦塘,平生积德修行,素性笃实。生六子,后与外甥女同学黄老术,遇异人,遂白日升天,今诞山庙监殿仙即公是也。”

    也就是说,舅公陶克忠去世53年后(公元1103年)邹浩才被编管昭州,而写《仙宫庙》诗。此外,据明举人、四川井研令陶瑄撰写的《诞山庙碑记》记述:“按二仙乃谭氏二女。五代时,学黄老术后得道于诞山飞升,乡民立庙祀之。至大宋端平年间,始有封号,故凡旱潦疾疫,祷之辄应,御灾捍患,郡民赖安然……”由此可见,二仙得道于五代至北宋初期,至宋端平年间,始有皇帝的“封号”,也就是二仙成仙并不是宋端平年间,而是更早。

    尽管如此,感应泉因为有了宋龙图阁大学士邹浩、明举人陶瑄、清举人袁景星等文化名人的诗赋和注解,从民间文化上升到精英文化,其寓义得到了更高的升华,感应泉因此具有了神秘魅力和文化价值。

参与讨论

热门评论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