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劲挺拔的槐树依然枝叶繁茂,郁郁葱葱,树干粗的需要好几个人合围才能抱过来。
对于北京的大房山,人们并不陌生,说起南窖村知道人的并不多。要追溯南窖村的历史,村志记载明朝初期这里就有了村子。南窖村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南窖乡,在房山区西南50公里处,距108国道9公里。
京西小北京的由来
随着村子的形成,耕种,不经意间发现了煤炭资源。南窖村的繁荣由此拉开序幕,从明朱棣年间、到清康熙、光绪、民国都出现过鼎盛,尤其以民国时期最为繁荣昌盛。那时,煤炭大规模的开采,南来北往驼煤的商队熙熙攘攘,好不热闹。也为南窖村吸引来了各地的商贾,由此村子里的村民也逐渐的多了起来。南窖村在煤炭的不断开采中,商机可想而知。村中各种店铺,赌场,戏楼,庙宇,商会也迅速的发展起来,很快就形成了一条远近闻名的繁华商业街,南窖村在那时可是富甲一方,堪比北京城。由此也就有了“京西小北京”的名号。可见当时是多么的繁荣昌盛。
千年古槐树见证南窖村的历史变迁
如今的村子虽然已经破败,依然可以看出当年的繁华,村头的大槐树见证这里的历史变迁。苍劲挺拔的槐树依然枝叶繁茂,郁郁葱葱。树干粗的需要好几个人合围才能抱过来,虽然树的下面已经有了很大的空洞,一点也不影响它的生长。岁月的沧桑在这棵老槐树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它就是一个有着灵性的生灵,世世代代陪伴着南窖村的人,无论战争还是繁华,直至没落,它都在这里守候。
过街楼原来与骆驼队有关
村子的东,西头各有一个瓮门,现在叫过街楼。过街楼在村子的重要位置,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两座过街楼相距一华里。
这座在村西头,完全是用大青石修筑,白灰浆浇筑而成。过街楼深五米,半圆拱形,门洞面向村外正中是南窖村三个字,面向村里的是紫气东来四个字。二层上有一座佛堂,可以进去,还可以绕着四周来回走动,估计当时是为了巡逻而建。
过街楼的最大作用一是为了村子里的安全,而是是为了南来北往的骆驼队纳税方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防止偷税漏税。门洞中间的两面墙上都有一个洞,这里当时应该有一个可以活动的横梁木,挡骆驼队,查税用的。
古戏楼丰富了南窖村的文化生活
古戏楼在古村过街楼外,修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的古戏楼,戏台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房檩上绘有历史人物、珍禽异兽以及名贵花卉,油彩笔墨鲜艳。台前一片平坦场地,不仅是村民们看戏的地方,也是南窖村举行节庆活动的场所。戏楼现在已经被修缮保护,戏楼由于年久失修,屋顶已不复存在,但是主体建筑依然完好,房梁上的“大清康熙十六年吉月榖旦”字迹依稀可辨。
古街的繁华商业一目了然
古老的商业街两边店铺林立,一家挨一家,杨记羊肉铺,孔家钱庄、赵家药铺、蔡家肉铺、陈记鞋铺、霍记米粮店、张记果子铺、孟记膏药铺、李记铁匠铺、赵家豆腐房、王记剃头店、黄酒馆、钟表店、首饰楼、嫁妆铺……还有经营油盐酱醋的本利增、经营锅碗瓢盆的小炉匠、经营布匹的北大楼、经营杂货的益民铺子、提供住宿的史家小店以及为婚丧嫁娶提供服务的轿子坊等。
斑驳的墙壁,剥落的墙皮,可以清晰的看出这是用石头垒起的房屋,而且这些石头都成麦穗状垒起,据说这样有利于雨水的流动。
当年的繁华街市如今已是物是人非,只有这些古老的街市招牌依旧,虽然破旧不堪,字迹却还是苍劲有力,清晰可辨。很多老宅子的主人虽已是多次易主,可这里的故事却依然流传。
秀才会瞧病,稀奇
儒医济世,这里的主人原来是个秀才,就是李家秀才院。这个院子的主人叫李林,祖上是秀才,开过药铺。在当地医术相当厉害,曾经给通州王爷家的格格看过病。李林进京城的时候曾经在一家客栈住宿,不忍客栈的破败,即兴就在客栈的墙上赋诗一首:此店是亨通,专把老爷坑,窗户纸稀烂破,顶棚大窟窿。客栈老板一看就嘬不住粪了(这是房山土话,意思是沉不住气了)一来二去,时间一久,李林就和老板混成了朋友。
有一次,李林在北京城不知犯了什么事,被关了三个月的紧闭。出狱后没脸回房山,就在亨通店长期住了下来。在他住店期间,听说通州王爷的格格生病了,请了好几位大夫都没有看好。因为亨通店老板和王爷是好朋友,于是就领着李林去给格格瞧病。没成想一副药下肚,格格的病就见好,最后在李林的治疗下格格完全康复。王爷为了感谢李林要给他在通州买房子开药铺,李林不干,最后还是回到了南窖老家。王爷念于李林医术高明,于是就给差人给李林送来一块“儒医济世”的匾额。
李林不但医术高明,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在当时也是相当当的名人。据说房山县的县长都上门讨教与他。
首屈一指的拔贡院竟然还有这么多的故事
拔贡院。所谓拔贡,是明清科举制度中由府、州、县贡入国子监学习的生员,朝考合格者一等封七品京官,二等封县令,三等为教谕。拔贡院主人赵联魁是清朝贡生,位居七品,人称赵拔贡。赵拔贡曾在外地做官,告老还乡后就居住在这座院子里。拔贡院坐北朝南,是一座三进院落,一进院基本完好,二进、三进已是断壁颓垣。
在南窖村,赵拔贡是享有盛名的文化人物。相传,清朝的一位王爷曾到南窖村考察,负责接待和陪同的主要是赵拔贡。机制巧妙的回答使得这位想在此修建陵墓的王爷打消了此念头,悻悻而去,从而保住了南窖村免遭一场劫难。
落魄的赌场大院
如此繁华的商业街在当时免不了会有赌场,红楼。位于古商街中部的南窖赌场大院,目测这门楼,就知道这里曾经是多么豪华。门前一对石鼓,已经风化的不见原来面目。木格窗棂一看就知道过去的装饰相当考究,照壁上绘有精美壁画,房檐上是香草兰花砖雕,窗户嵌有寿字、灯笼、花卉等木雕,东南西北各门绘有财神的精致漆画。如此奢华的场所,在当时不知毁了多少家庭,赚取了赌徒们多少血泪......
南窖村规模最大的盛会——灯笼会
灯笼会是南窖村规模最大的盛会,参与的人多,组织严密,规格高。每年的腊月灯会的成员就开始着手忙活这些事。灯笼会用募捐来的钱,从集市上买来香烛、灯油、彩纸、绸缎,一丝不苟地修灯补彩。然后,扎灯靶、刷灯碗、摆灯阵、搭灯架,清扫街道。一直到年关腊月二十八九,才能忙完。这时候就开始挂灯,点灯,护灯。除夕那天南窖村张灯结彩,古街上热闹非凡,至此灯会就算正式开始,灯笼从西庙一直挂到东瓮桥,蜿蜒二里地。方形灯笼的木质边框上雕刻着精美的纹饰,并涂有黑漆,显得古朴而庄重。四面衬白绸,白绸上绘有工笔画图案。图画内容取材于四部古书,分别为《封神演义》、《薛仁贵征东》、《三国演义》、《岳飞传》。每盏灯笼四幅画,讲述一个故事,阐明一个道理,并注明出处。
在正王庙东面的广场上,还有一座灯城。转完灯城要走1.08里路,寓意一年365天、12个月、24节气、72候的108种变数。当你游完了灯城,也就把四部古典名著通读了一遍,在提升文学修养的同时,也受到了“仁义礼智信”的传统文化熏陶。
炮会是为庆祝新年的到来,在春节期间走会时燃放。村民在不锈钢制的炮简内放入火药,并用黄土砸严,制成炮仗。燃放时,声音响彻云筲,寓意驱散邪魔,迎接新年。
南窖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不愧为“京西小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