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岩古镇,六百年前的军事要塞,如今岁月落满苍台

  • 旅游达人蔡小桐
  • 2022-03-23
  •   
  • 如果时间充足,可以爬上镇边一侧不算太高的山坡可以鸟瞰小镇的全景。


    我喜欢贵州的古镇,原始而有历史韵味,商业痕迹相对没那么浓,比如位于贵阳郊外的青岩古镇。

    作为贵州四大古镇之一,青岩古镇建于明洪武十年(1378年),原为军事要塞;古镇内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明清古建筑交错密布,寺庙、楼阁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算来,这座古镇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

    小镇里,古建筑比比皆是,有赵状元府、青岩书院、万寿宫、水星楼等等,历史上,青岩古城四门内外有八座牌坊,现保存的只有南门外的“周王氏媳刘氏节孝坊”、南门内的“赵理伦百寿坊”和北门外的“赵彩章百寿坊”三座。

    赵状元府是贵州历史上第一个文状元赵以炯的府邸,赵以炯清末状元。大院门前是一副简单的对联“琴鹤谱志,论语传家”,显示了主人一生的志愿。府第坐南朝北,为两进四合院,府第坐南朝北,为两进四合院,均为一正两厢,风格是歇山式,总占地面积700平方米左右。现存前殿、正殿、两厢和朝门,朝门内墙上有许多不同“寿”字残迹,据说这是赵以炯曾曾祖父赵理伦百岁时所留。建筑是以木质结构为主的,气派而不张扬,宁静恬淡,一派书香风范。

    如果时间充足,可以爬上镇边一侧不算太高的山坡可以鸟瞰小镇的全景,小镇并不是建造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建造在高低不平的山坡面上,从高处望去,整个小镇的格局给人一种在别的古镇中难以看到的立体美感。青岩古镇中不仅有众多的寺庙,还保留着一座基督堂和一座天主堂。

     在高处远望,恣意流荡在青岩古镇的人流,于大街小巷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喧嚣,那声浪甚至已把时间撞碎。旧日光阴的碎片散落在古镇四处,已悄然蚀入古镇的筋骨,以至搭起这座镇子的每一片青岩都现出沧桑。倘若剥离了涌动在街巷里的滚滚人潮,青岩古镇便会化作一部格调苍凉的黑白默片,瞬间把人带入旧时光的冥想。

    作为古代军事要塞,这座古镇在明初设屯堡,公元1624年到1627年,“布依族土司班麟贵建青岩土城,领七十二寨,控制八番十二司。”其后数百年,这里经多次修筑扩建,土城垣改为石砌城墙,街巷用石铺砌。如今,四周城墙依旧是巨石筑于悬崖,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城内3平方公里范围,文物景点近百处。

    在遥远了的光阴里,曾经行走在古镇大街小巷的身影,从宽衣窄袖,到长袍马褂,再到短衣长裤……他们一代一代嵌入古镇的纹理,俱已化作沧桑的注脚。

    置身于今朝的古镇,那青石叠起的院墙已被青苔啃食,苍凉里透出几许现世温暖,仿佛这些青石都有了生命。是的,这些青石也已经老了,但它们依然是古镇的骨头,它们从附近的山中采来那一刻,命运就与这座古镇熔铸在一起,每一块都成了古镇肌体的基本组织。而青岩古镇即得名于这些青石。贵阳附近多山,自古以来当地人筑城砌屋只需到山上凿石取材,当初筑起青岩城的班氏土司以及当地百姓便用山中青石铺道砌墙垒屋,整座镇子就像抽取大山的肋骨搭建而成,并借来山石的名字“青岩”来为自己命名。

    任喧嚣热闹浸渍的青岩古镇,还存留有一条牌坊样清寂的街巷,那便是背街。背街就像一条旧时光巷道,窄窄的小巷中仿佛栖着六百年沧桑。隔世的绿叶红花在青石板叠起的高墙上探出头来,好像正召唤涌动在小巷里的苍凉,衬得巷道铺成的青石愈加沉郁,仿佛闪着暗夜的微光。恍惚中深邃的时光之门已然打开,似乎只要寻着那层层青石叠出的线条,你就能触到青岩古镇的前世今生。

    多年前,姜文的电影《寻枪》就是在这里拍摄,影片中有一组镜头便是在背街取景。剧中姜文饰演的警察马山沿着石墙夹道、石板铺路的窄巷子行走,小巷的古朴幽深与马山寻枪的崩溃失意相得益彰。

    当然,除了逛古镇,青岩周边还有 32 公里的自行车道供游客骑行,游客可以沿着这条自行车道慢慢游览青岩周边的田园风光,还可以循着杨梅水库的小路,经过布依村寨,穿过涓流的老榜河,欣赏道路两边的稻田与茭白田,别有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