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东陵:几多爱恨止于唇齿,几多迷藏掩于岁月

  • 咕咚咕咚的小虫子
  • 2018-02-08
  •   
  • 如果我们之前所说的“沧桑”是一个名词的话,那么在这里,沧桑是它,云烟是它,历史也是它。


    关于这里,我一时之间竟无法向你讲述它的宏大的烟云,如果我们之前所说的“沧桑”是一个名词的话,那么在这里,沧桑是它,云烟是它,历史也是它。这里是埋葬着清朝5 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嫔、1位阿哥,由 15座帝、后、妃陵,300多座单体建筑组成的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皇家陵寝。而在这些墓主人身前的诸多奢华悲欢连同尸骨尽数掩藏在这里,而时隔千年,后人试图将之一一打捞,但是徒留一捧苍凉。

    清东陵:几多爱恨止于唇齿,几多迷藏掩于岁月

    清东陵位于唐山遵化西北约30公里处,西距京城125公里,占地80平方公里。这样的地理位置当然会引起无数人的猜想,千年前的帝王为何会将自己的陵墓选在数百里之外呢?传说很多,但和其他谜一样,无人知晓其奥秘。

    对于历史,后人总是有不同方式的图解和破译,且不管它的片面和偏激,甚至荒诞,我们只能在游历中感受着帝王皇族们那些久远的繁华。

    导游说,进入清东陵必须经过一个石牌坊,呈现五间六柱十一楼,所雕龙、狮、麒麟异常生动。额枋旋子彩画,石青、石绿、朱砂,依然残存。东陵石牌坊,起到左右风水连接作用,高12.48,宽31.35公分。西陵石坊高12.75,宽31.85公分,居第一位。“这是我实地测量过的。”导游说。

    清东陵:几多爱恨止于唇齿,几多迷藏掩于岁月

    看得出,带我们的导游对这里有很深厚的感情,他的祖上是这里历代的守陵人,难怪他对这里发生的故事了如指掌,他说,清东陵地处燕山南麓,北靠昌瑞山,更北依承德境内海拔2200多米的“少祖”雾灵山,恰在中国三大龙脉之上。

    导游介绍,在这块上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自有文字记载以来,从无水、旱、风、雹、蝗等自然灾害,这里风调雨顺,百姓衣食丰足。 1976年,唐山发生了7.8级的大地震,倾刻间,整座城市夷为平地,仅距百里之遥的清东陵,300多座大小建筑竟安然无恙。

    清东陵:几多爱恨止于唇齿,几多迷藏掩于岁月

    苍柏青翠,红墙深深,数百年的光阴在这里悄然流逝,尊与卑一览无余。而每个地宫里的主人无论曾经身份多么尊崇,怎样地叱咤风云俯瞰江山,百年后都化作时光的尘埃。

    关于清东陵,我一直觉得,这里的厚重与繁复,不亚于纵横的山脉,错综的时光和经年人事,斑驳的历史和瓦砾,沧桑的石刻和地砖,甚至一粒尘埃都讲述着摄人心脾引人入胜的真实故事。

    清东陵:几多爱恨止于唇齿,几多迷藏掩于岁月

    清东陵:几多爱恨止于唇齿,几多迷藏掩于岁月

    在康熙(乾隆爷爷)的陵区——景陵,行走期间你会发现,偌大的院落,已然无法盛下浩瀚的一代帝王的生前云烟,大殿里,陈列着这位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英明的君主之一爱新觉罗·玄烨的生平,平三藩、统台湾、逐沙俄、征漠北等英明神武的伟业,这一系列动作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前所未有的康乾盛世。可以说,在乾隆时代,大清帝国几乎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经济最富庶的国家。

    浏览这一幅幅图画和文字,似乎有情景再现之感,宏大的历史铺面而来,电视剧《康熙大帝》里的画面,在这里真切而丰满。是的,影视、文学固然有诸多虚构,然而,谁又能说这些合理的虚构,就没有真实地发生于历史的缝隙?

    清东陵:几多爱恨止于唇齿,几多迷藏掩于岁月

    著名作家二月河在他的巨著《康熙大帝》里形象地再现了康熙时代的诸多事件,也肯定了他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为统一祖国、开创王朝鼎盛局面所做出的历史功绩。而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情景是康熙智擒鳌拜,鳌拜当时是四个辅助大臣之一,待老臣索尼病死后,他拉拢遏必隆,处死了不与他合作的苏克萨哈,然后理直气壮地居功自傲,在康熙面前也是专横跋扈,独揽朝政,经常咆哮金殿,强制康熙屈从他的意愿。康熙十四岁亲政后,鳌拜依旧不还政于皇帝,反而结党营私,图谋弑君自立。

    清东陵:几多爱恨止于唇齿,几多迷藏掩于岁月

    这一切当然被自幼聪慧早熟的康熙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秘密拜落第举人、江南才子伍次友为师,勤奋学习历朝皇帝的治国经验;同时以贴身侍卫魏东亭为核心,以习功练武为名,精心挑选、训练了十几名年轻力士,以待时机清除鳌拜。康熙八年五月,经过周密的策划和精心安排,十八岁的康熙单独召见鳌拜,利用身边侍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擒了武艺高强的鳌拜,并将其余党一网打尽。从此康熙亲执皇权,为振兴清王朝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这一历史桥段在电视剧《鹿鼎记》也有艺术化呈现。

    清东陵:几多爱恨止于唇齿,几多迷藏掩于岁月

    和影视剧相比,真实的历史或许更加凶险残酷,八岁登基,十五岁铲除大患,一个少年,该有怎样的心智才可以做到刀尖舔血,但现实不容他害怕彷徨,诺大的江山,万里的版图岂能拱手相让!在今天的后人看来,我们依旧无法现象一个十五岁少年的坚定,就像武艺高强的鳌拜怎么也不会想到,一个乳臭未干的小皇帝,能彻底置他于死地。

    历史的跌宕在千百年后虽然只能从文学、影视作品中窥见一二,但是当你浏览于清东陵斑驳的大地,依旧能触摸到那些风云片段。

    清东陵:几多爱恨止于唇齿,几多迷藏掩于岁月

    清风艳阳,山川浩荡,来过这里的人都知道裕陵,乾隆(爱新觉罗·弘历)的陵寝,地宫内葬有乾隆本人、两位皇后和三位皇贵妃,整个建筑恢弘,工精料美气势非凡,石壁之上镌刻一些看不懂的文字,以及诸多佛教气息的图像。

    乾隆二十五岁登基,执政六十三年,比他爷爷康熙(执政五十三年)还要长,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享年最高的一位皇帝。关于乾隆,不瞒你说,我最早知道的历代皇帝就是他了,小时候看郑少秋赵雅芝的《戏说乾隆》,至今还印象深刻,三下江南,风流倜傥处处留情,武艺高强玉树临风,潇洒至极——事实究竟怎样如同这里的一切一样,都是谜团。可以肯定的是,这里记载着的乾隆生平应该可以看做历史的真相。

    清东陵:几多爱恨止于唇齿,几多迷藏掩于岁月

    资料显示,中国的汉学文化在乾隆在位期间得到了空前发展,还有民间艺术,比如京剧以及武术。在很多历史剧中,那些长辫高手飞檐走壁,拯救民族于水火,抵抗外侵。事实也是如此,乾隆帝时期武功在民间得到繁盛,同时也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并拓广了领土,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统一了新疆,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了最大化。

    清东陵:几多爱恨止于唇齿,几多迷藏掩于岁月

    对我产生认知的,无疑是文学作品以及影视剧,这些经过文学艺术加工过的戏说类片段,深深地吸引着懵懂的少年,比如乾隆数次下江南的经历,遇到诸多美女一一留情、遭遇不时君的小贼被一一降服、宫廷变故少年天子力挽狂澜等等桥段。。。。而当你真正站在乾隆的历史时空里,你会发现,这里远没有艺术作品刻画的那么潇洒与曼妙。

    清东陵:几多爱恨止于唇齿,几多迷藏掩于岁月

    据说乾隆帝六次下江南,这当然有饱览江南秀美山川之意,但其实更多是视察水利建设和地方军队建设,以及收拢地方官员的人心。当然,这期间也遇到了许多江南美女,并与之产生爱恋,据此,后人演绎出诸多情史。但是无论彼时如何爱恨,如今也只能止于唇齿掩于岁月了。

    清东陵:几多爱恨止于唇齿,几多迷藏掩于岁月

    帝王出访,排场一定是少不了的,每到一处几乎都是劳民伤财,各地官员提前强制清理街道,建造装饰物,营造省事太平的景象,巨大的耗费给各地百姓带来苦不堪言的灾难。据《清史稿·吴熊光传》,万年的乾隆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当皇帝六十年,自认为自己没犯什么大错。惟有六次南巡,劳民伤财,把好事办成了坏事。

    当局者迷,彼时的乾隆想必也是好面子的主,——谁不想看到自己治下的百姓统统都是安居之态,处处一片祥和,殊不知劳民伤财哀鸿遍野的情景,淹没在地方官员的造假之下。

    清东陵:几多爱恨止于唇齿,几多迷藏掩于岁月

    世事沉浮,无论彼时怎样,今时都化作一抔黄土,一段铭文。站在斑驳的大地,凸凹的光阴一如铺陈的砖石,乾隆爷和皇宫贵族是否也如今人一样行走于此,拜祭他的祖辈?每到祭祀时日,那些忙碌的大臣和宫人太监,一定会在庭院两侧的侧殿准备所用之物吧。

    彼时的盛况历经几百年的风吹已无迹可寻,而这些反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帝王,以及精于算计攻心的皇后妃嫔,又怎么会料到,在历经光阴更迭的沧桑之后,他们的安息之地会遭到残忍践踏与掠夺。

    清东陵:几多爱恨止于唇齿,几多迷藏掩于岁月

    想必听说过清东陵的人都知道“东陵大盗”这几个字,没错,举世震惊的盗窃事件就发生在这里,民国初期的军阀孙殿英借剿匪为名,率部数万人挺进东陵悉数将帝王陪葬的数以万计的珍宝整车整车取走,彼时因为战乱,此事不了了之;随后的1945年8月和1949年,这里又相继被盗,损失之惨重,超过了第一次,“一些不法村民对地宫进行二次搜查,将幸存的文物一扫而空,就连地宫金井中的珍宝都被捞净。”

    但是,十分令人感到不解是,那些历次被盗走的文物,时至今日没有人知道它们的流向,现在公开露面拍卖的一件都没有,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这不得不令人疑惑,那些镌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奇珍异宝究竟四散零落于世间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