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商业化是景区持续发展的绊脚石

  • 行客旅游网
  • 2022-09-21
  •   
  • 谨防景区过度商业化必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通过挖掘旅游资源中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时代价值,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在文旅深度融合中推进景区可持续发展。


    文/丁慎毅

    行客旅游网资料图。

         “进入古镇,到处都是红柳烤肉、臭豆腐、大鱿鱼、奶茶、工艺品铺子,招牌都差不多,建筑样式也大致相同,不同的可能只有明信片上面的地址。”刚刚结束了一场古镇之旅的邹先生吐槽道。据媒体报道,今年暑期有很多游客吐槽景区过度商业化的问题,包括景区内购物场所数量较多、面积较大、经营秩序欠佳;商业街过长,景观质量差,普遍存在不明码标价、服务质量差等经营不规范问题。

        其实,游客并非排斥商业,因为景区只有通过相应的商业开发才能提高附加值。比如,嵌入当地文化内核的景区商业经营,更能增加游客的体验感。即使是餐饮,也要体现景区的特色,并在精细化服务上做文章。也就是说,景区商业化必须满足游客的舒适化需求。

        游客真正反感的,是商业侵蚀了游客的体验感。一些景区不在其独特的核心点上去创新延长产业链,营造“别无分号”的场景,反而在服务设施上打造“卖全国”的“连锁店”。

         景区过度商业化虽然为景区带来了短期的经济利益,维持了景区运转,为企业赢得了资金,但如果顾此失彼地继续漠视景区的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就会导致同质化的商业模式肆意入侵,最终导致景区本土文化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

         8月14日,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在云南民族村考察时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基础条件不错但客流量不够,要深刻反思工作不足在哪?游客为什么不来?这一灵魂之问迅速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关注。从媒体和网友发布的贴文及留言来看,游客不愿意来的主要原因就包括景区过度商业化。

         谨防景区过度商业化必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通过挖掘旅游资源中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时代价值,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在文旅深度融合中推进景区可持续发展。

         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亟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理顺旅游开发体制机制,加大监督与执法力度,为游客打造一个舒适安全的旅游休闲环境。

    编辑 桐亚XK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