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无人问津的古书院,古代江西四大名校,因一颗树火遍朋友圈

  • 知秋意识菩提
  • 2019-12-20
  •   
  • 寂静书院花窗青瓦,雕梁画栋,茂林修竹,风雅别致,流淌着洪荒的古意。



    在上饶滨江路步行天桥,一眼就瞅见信江对岸,黄金山下银杏婆娑,染黄了半个信江书院。弥漫在书院里的那片明黄,如同暖风拂过这不太寒冷的冬天,使得整个饶城朋友圈沸扬起来。

    秋冬交替时,是银杏最美的季节,每年这个时候,满脑子都是树树秋声、山山寒色银杏漫舞的画面。无数次想过说走就走,去云南腾冲银杏村,去浙江长兴十里古银杏长廊,去走遍旅游圈那些最美银杏观赏地。

    看宝宝们朋友圈晒出书院银杏打卡照,去那赏银杏不用车票、门票既可抵达,瞬间心动不已。周末天公作美,晴暖宜人,扛起相机直奔信江书院。

    信江书院位于上饶水南街口书院路边,坐落在黄金山上,交通非常便捷,是上饶书院文化的地标性建筑。院子竹林前,正萌萌哒走着一身着汉服的小姑娘,样子可爱极了。孩子母亲挺文艺,进古书院岂能离开汉服?

    逛信江书院之前,还是先来说说它的前世今生。上饶信江书院,创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旧称曲江书院、钟灵讲院、紫阳书院,乾隆四十六年始称信江书院,清末时改为广兴中学堂。据说,这株银杏就是那个时候种下的。

    解放后,信江书院还曾经是上饶一中、上饶县中、上饶师范旧址所在地,说不定小萌娃妈妈,便是从这里毕业老师的学生。书院路上还有上饶医专老校址,偶遇这位古装女子,便是来自温州的医学小女生,满满的书卷气。

    一百多年前种植的这株银杏,高大雄伟枝叶繁茂,笑在秋风中,与岁月共荣枯。每到深秋的那一抹惊艳,美得这么不像话。

    在阳光照透下,银杏叶连绵灿烂,不仅在空中涂抹明艳秋色,满地黄叶银杏“雨”,也是如诗如画如梦似幻。

    高耸的魁星阁、钟灵台,是同治五年(1866年),知府钟世桢重修院舍时加建。钦佩古代这些尊崇教育,有情怀有远见的官员,信江书院从清康熙三十三年创建旧称"曲江书院"时起,每一次发展壮大,都离不开知府们的身影。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知府周錞元修葺、改名"钟灵讲院",聘请教师讲学,成为广信府的最高学府。乾隆八年(1743年),知府陈世增认为书舍太少,难容众多学生,于是增设教室80余间,作楼以祀朱子,改为"紫阳书院"。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知府康基渊改名"信江书院”,拓建青云阁、凌云精舍、文汇轩、万锦书屋、一榻轩,中道亭、四照亭、半山亭,并广植松竹,修筑围墙,规模大为改观。

    嘉庆十五年(1810年),知府王赓言集资购西偏民房35间,设乐育堂、近思堂,改建斗山阁、五星堂、蒙泉亭、青云别墅、亦乐堂、问月亭及夕秀亭等,道光间三度修葺。

    旧时的信江书院,在历任知府的改造下,逐渐成为富有山水情趣的文化园林,既是聚书、著书、藏书、聚徒讲学的学堂,又是达官贵人、文人雅士聚会宴游的雅集首选地。信江书院和鹅湖书院、叠山书院等同属名头响亮的江西四大古书院 ,是古代江西四大名校。

    沿续文脉,承继道统的书院制度解体后,屹立于黄金山上300年的信江书院,也渐渐淡出历史舞台。但山光水色、林木深秀的上饶城,有千年书院文化的润物化雨,文脉绵延,斯文不灭,吸引着陆羽、辛弃疾等名人学士流连于此。

    这位来自温州的姑娘,平日学业里尽是采药、制药粉和山楂丸,可钟灵台前一袭古装,一柄折扇,出入君怀袖, 动摇微风发。红墙翠竹疏影,骨子里的书卷气和文艺范,便荡漾开来了。

    文友弱水三千带着帅气聪明的儿子,来银杏树下找作文灵感。活泼好动的男孩,却对相机摄影门道极感兴趣,揿完快门还不忘评论一番。

    寂静书院花窗青瓦,雕梁画栋,茂林修竹,风雅别致,流淌着洪荒的古意。银杏婆娑,以不食人间烟火的静气,干练,内敛,傲岸,俊美,立于信江之滨,铺展着信江书院文脉绵延,人文荟萃,名播远近,独领风骚的靓丽生命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