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这儿的人们依然能悠然享受着平淡的岁月。相比其他古城,虽然得胜堡的保护情况不容乐观,但乡情和乡俗却也是难能可贵。
得胜堡是大同市新荣区堡子湾乡的一个小村庄,在古代这里是军事设施,明长城蜿蜒四周,是联结晋北与内蒙古的主要通道。
得胜堡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军事设施,它由得胜堡、镇羌堡、四城堡三个城堡和北面的长城与德胜口关组成,得胜口始建于明初时期,得胜堡建于关口南处。
这里距离大同40公里,西北12公里与内蒙古丰镇市相邻,西侧的京包铁路和208国道由南向北平行通过古堡。
得胜堡是长城文明、晋商文化的历史见证,她真实地呈现了古代先人构建军事防御系统的智慧,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极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
据村中现存原立于城门口的一块刻有“得胜门”三个大字的石匾记载,石匾为“嘉靖二十七年岁次戊申季秋吉日”立于城门口的,可见得胜堡始建于1548年。
在得胜堡修建之前,得胜古堡群只有得胜口和镇羌堡,由于此处为蒙古军队经常骚扰地方,这就使得明朝必须要在这里大量屯兵。但是当时得胜口和镇羌堡规模较小,不足以容纳足够的兵力,于是一个更大规模,设施更齐全的军事寨堡“得胜堡”建立起来。修建后的第二年(1549年),参将府便由南面的宏赐堡移到了得胜堡。
《明史》记载,隆庆五年(1571)三月二十八日,隆庆皇帝下诏封俺答为顺义王,其子弟亦各封官职,并批准了通贡互市,史称“隆庆和议”。同年三月,四城堡作为明蒙马匹交易市场而修建。此时的得胜堡不仅是屯兵之所,也是蒙汉互市的管理之所。由于之后双边贸易的扩大,得胜堡的原有规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所以在万历三十二年(1604),又对其进行了扩建。扩建后的得胜堡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规模。
得胜堡最初是用来防御蒙古军队南下骚扰的,周围都有重兵把守。到了明隆庆年间,随着明蒙关系的缓和,军事防御寨堡也就变成了明朝和蒙古互市的地方了,得胜堡作为重要军事寨堡的地位也就降低了,主要起辅助料理和监督马市的作用。
得胜堡周围景色优美,堡外地势平坦,禾稼葳蕤;饮马河流水潺潺,清波荡漾;饮马河畔湿地,丛草茂密,野花烂漫,加之夏季气候凉爽、空气清新,与背依的长城古堡形成鲜明对比,是大同近郊理想的一处休闲避暑之地。
得胜堡由于是传统军事寨堡,所以它内部的街道的基本格局都同城墙的走向保持一致,要么是东西向,要么是南北路,道路笔直,没有弯路。
堡子内的道路大概可归为“三大街、六小巷”。“三大街”为南北走向,“六小巷”则与“三大街”交叉,为东西走向。这样的道路格局简洁鲜明,四通八达,非常方便。由于风水考虑和防御要求,小巷与主大街鲜有十字正交,都是稍微错开一些。按其宽度和等级,这些街道可以分为主要街道、次要街道和小巷三个等级。堡子内的主要道路除了南北古大街外,其余的都有一定程度的破坏。
得胜堡的门楼是得胜堡景区的标志性建筑,高大厚重的门楼稳稳地立在一方土地之上,守护着得胜堡的和平和安定。门楼的东西两侧为厚实的黄褐色土墙,东侧墙体棱角分明,十分整齐。门楣上匾额阴刻“保障”二字,门里匾额阴刻“得胜”二字。虽然历史悠久,门楼砌砖有修补痕迹,但依然不难看出门洞上做工图案精巧的砖雕。
登上门楼,可见四边堡墙轮廓完整,墙体规整,墙外田野辽阔,墙内房舍成片。一条大街从南门向北延伸,穿过一座砖箍方台,方台下有门洞,台上曾建玉皇阁。
得胜堡历史上一派繁华,战时“南北交锋、烈马嘶鸣”,和时“贡使络绎,商队接踵”。做为明长城的一处重要关隘,得胜堡虽然没有八达岭长城的名气,但这儿的古朴苍凉,也是历史的有一种表现形式。如今的得胜堡没了往日的辉煌,略显残破的围城也尘封了当时金戈铁马的历史,但住在这儿的人们依然能悠然享受着平淡的岁月。相比其他古城,虽然得胜堡的保护情况不容乐观,但乡情和乡俗却也是难能可贵。
这里周围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资源较为丰富,民风淳朴,善于种植各种小杂粮、蔬菜等。其中,得胜堡的韭菜,色味俱全,保鲜期长,隔日色味不变,口感舒适,是消化润肠良选,闻名于晋冀蒙广大地区。这里还盛产野生甘草、黄芪、麻黄等各种中草药,野生蘑菇炖小鸡的味道也是那样的醇香诱人。由于与内蒙古丰镇市接壤,这里以吃小杂粮为主,羊肉蘸糕、抿豆面、玻璃饺子等,道道美味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