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京城北二环内的孔庙与国子监一墙之隔,人们习惯地参观孔庙后再去国子监转转。
位于京城北二环内的孔庙与国子监一墙之隔,人们习惯地参观孔庙后再去国子监转转。作为纪念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夫子的祠庙,在全国各个地区都有,只不过叫法各不相同,有称文庙、夫子庙、至圣庙,也有称先师庙、先圣庙、文宣王庙的,比较普遍的称文庙。现如今,南京夫子庙、曲阜孔庙、北京孔庙和吉林文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至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孔夫子庙不计其数。
纵观国内各地遗存的孔庙,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是学校与文庙建在一起。南京夫子庙和北京的孔庙就是庙学相依的典型代表。南京的贡院相当于现在高考的考场,北京的国子监相当于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孔夫子在中国古代教育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京城的孔庙庄严、大气。这里是古代元、明、清三代皇家举行祭孔典礼的场所。庙中的古建筑、碑刻、礼器、乐器以及祭祀礼仪、音乐、舞蹈等都是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参观孔庙一是欣赏古建筑,二是了解中国古代皇家祭祀文化,三是体味国学源远流长的传统魅力。
中规中矩的孔庙,三进院落,沿中轴线自南向北排列着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这座庙宇,红墙黄色琉璃瓦,凸显了孔庙在封建社会中的最高建筑规制。
前两进院落展示着碑亭和进士题名碑。题名碑是元明清举人“一举成名天下闻”的重要标志。与京城现存的祭祀坛庙相同的在第一进院落东侧设有宰牲亭、井亭、神厨,两侧有神库、致斋所等。第二进院落是祭祀活动的场地。每年的祭祀活动,大成殿前都会有隆重的祭祀仪式。
走进孔庙最核心的大成殿,可以看到殿中供奉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木牌位,神位两边设有配享的“四配十二哲”牌位。在孔庙西侧,正在举办乾隆石经展。
按照古代“左庙右学”的规制,国子监位于孔庙西侧。从孔庙西门也就是持敬门可以直接进入国子监。同孔庙一样的建筑格局,沿中轴线自南向北分别是集贤门、太学门、琉璃牌楼、辟雍、彝伦堂、敬一亭。辟雍是国子监的中心。这里自清朝康熙皇帝开始,每逢新帝即位,都到此进行一次讲学,以示皇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
东西两排房子就是当年学生上课的教室,人们习惯地称为“东西六堂”。每间教室都有固定的名称,并分为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现在这些教室也分别有不同内容的展览。
漫步在孔庙和国子监的殿堂之中,人们在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同时会发现,两个院落都有不少的古树。据说国子监有国槐古柏200余株,这在皇家祭祀的庙坛中也算司空见惯。这些古树见证了中国漫长的祭祀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有着许多不同版本的故事。种植于元代的柏上桑,树干出现空洞,飞鸟口衔桑籽落入树洞而长出桑树,构成了孔庙院中一景。“触奸柏”是国子监院落中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古树,相传明代奸相严嵩代替皇帝祭孔,经过树下,狂风骤起,掀掉了他的乌纱帽,由此留下了“触奸柏”的名字。位于彝伦堂前西侧的“吉祥槐”是当年国子监第一任祭酒(相当于校长)许衡亲手所植,明朝末年,槐树本已枯死,但到了乾隆十六年的初夏,此树死而复生,人们认为这是一个吉兆,便称之为“吉祥树”。
如今,孔庙国子监已经成为国学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场地。伴随着祭孔大典,这里都会相应地举办国学展览、国学讲座、国学体验、国学传播等活动,扩大国学文化在国际的影响力。
温馨提示:
门票信息:成人30元/人,本市60岁以上老人以及中小学生凭个人有效证件免门票。
交通信息:乘坐地铁2号线、5号线到雍和宫站下车,步行可至。
乘坐公交13路、684路到国子监站下车即是。乘坐公交116路、117路到雍和宫站下车,步行可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