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宫耗资220万元,历时十载搬迁,究竟值不值

  • 放猪江湖
  • 2021-12-20
  •   
  • 永乐宫又名“大纯阳万寿宫”,是历史上全真教三大祖庭之一,搬迁后位于芮城县北3公里的龙泉村东侧,紧挨古魏城遗址。


    在山西运城市芮城县,有一座整体迁移的元代宫殿——永乐宫,原址在芮城县永乐镇招贤村,又名“大纯阳万寿宫”,是历史上全真教三大祖庭之一,搬迁后位于芮城县北3公里的龙泉村东侧,紧挨古魏城遗址。

    山西有三大纯阳宫,“北宫”(位于太原)“中宫”(位于大同)和“南宫”,“南宫”就是芮城的这座永乐宫。永乐宫是我国现存时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元代道教宫观,内有壁画1005.68多平方米,为元代寺观壁画之冠,当年搬迁的时候,壁画被大面积整体割下,然后按照原画,在新修缮的宫殿墙壁上粘贴复原,现在看上去简直完美无缺,几乎看不出有粘贴的痕迹。

    据说永乐宫之所以被整体迁移,是因为当年黄河三门峡库区开工建设,永乐宫正好位于蓄洪区,为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国家决定整宫迁至今址。

    整个搬迁宫城从1959年一直持续到1964年,历时十载,费资220万元,有消息说这是创造了人类迁建大型古建筑群及壁画的记录。这么浩大的工程和宏大建筑,以及珍贵的壁画,可以想见,当时人们在做这项工作时,是怎样精确的分工!

    有资料介绍,永乐宫的搬迁是我国历史上历时最久、人力最多、规模最大、建筑面积最大、壁画面积最大的古建筑群的搬迁工程。迁建分为三个方面:揭取壁画、包装运输、加固修复。它的整体成功搬迁,开创了我国大型古代建筑及壁画搬迁保护的先河,是新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进入永乐宫,必经过一片“荒野”,其实说荒野貌似并不准确,确切地说,那是一段古魏城的城墙遗址,古魏城是始建于西周,彼时,武王伐纣后,分封姬姓子弟于此,史称魏国。这片大地有过富庶繁华,也有过战乱凋零,历经春秋、战国、秦、汉,到汉代时,这里基本是荒原一片了。

    和其他进入史书的城廓一样,原本车马喧闹的城池,在历史的烟云中只留下些许文字记载,“魏城在陕州芮城县北五里。”而在今天,残留于地面之上的夯土城墙基宽约十几米,高约1-3米,当年这里的遗址出土有青铜鼎、壶、编钟、陶豆、罐、瓦等。

    路过这片城墙遗址便是搬迁过来的永乐宫,如果不知道搬迁这件事,似乎没有人能看出来这是重新修缮的建筑,包括建筑里的壁画。

    永乐宫建筑群大门的左侧有一列碑廊,这些碑刻涵盖了元明清三代历史,它们或嵌于墙面,或立于地表,有一些碑文已被岁月抹去了痕迹,而有一些文字则清晰可辨,有墓志铭,也有记载永乐宫的一些事情和歌咏永乐宫的诗词,每一款碑文都堪称书法艺术级别,倘若能完整的认出并理解一块碑文,那绝对是一件不错的收获。

    这里分为龙虎殿、万寿宫、无极之殿、纯阳殿等宫殿,每一座都堪称宏大,虽然都是搬迁而来,但丝毫不影响建筑的气质和历史气息。

    龙虎殿又称无极门,门上挂“无极之门”竖匾,是永乐宫内唯一一块保持最完整的元代原木版匾;无极之殿又叫三清宫,是永乐宫最重要的殿宇,殿内所绘的《朝元图》是壁画中的精品,描绘道教290位天神地祇朝拜最高尊神元始天尊的盛大场景。纯阳殿的供奉全真教师祖吕洞宾。殿内壁画以连环画的形式绘制了吕祖神游显化故事。

    这些宫殿里的壁画每一帧都精美无比,有专家认为,“永乐宫壁画的绘制方法,代表了元代时期美术绘画水平的鼎盛时刻。”这不仅是中国古代壁画的杰作,也是世界绘画史上罕见的巨制。仔细观看,壁画上人物身姿婀娜,面容俊秀,云髻轻挽,在鼓乐声中她们踏歌而舞、绿带飘飘,仿若永乐宫壁画中神采照人的玉女走出来一般。

    罕见的绘画技艺也引来众多高校艺术系师生前来观摩,讲解员说,这里的壁画题材丰富,画技高超,继承了唐、宋以来优秀的绘画技法,又融汇了元代的绘画特点,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壁画风格,让无数远道而来的游人叹为观止。

    永乐宫里还有“永乐宫拆移展览室”,里面陈列着许多奇形怪状的工具,如中间装着齿轮的“椅子”、带着锯条的“磨盘”、改造的铲子铁锹等。这些物件讲述了当年人们把这些历史瑰宝搬迁过来的故事。当年的建筑技术和工艺还很落后,也没有经验可循,工作人员自力更生,摸索出一套完整的壁画拆卸、搬运、装修方法,从搬迁到最后的重建,一砖一瓦,一榫一卯都没有丢失或损坏,整个过程实现了零失误,重建后的永乐宫不但建筑风格保持了原来的风貌,复原后的壁画也保持了本色,完好如初。

    如今,我们看到的永乐宫建筑以及壁画都堪称完美,那些参与搬迁和重建的人也都堪称“匠人匠心”。忽然觉得,这些丢失就不可复制的艺术幸亏有了这些匠人,否则瑰宝湮灭岂不可惜,当初国家耗资220万元,历时十年的搬迁,如今看来的确是历史文化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