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时光如何沧桑久远,这片大地上发生的血与火,前人们为建立和平繁荣而付出的代价,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失。
说实话,当我还不知道我的省会城市是哪里的时候,我就知道台儿庄了。忘记了那时是几岁,大约是小学低年级吧。那么小就记住一个叫台儿庄的地名,但却遥远到与你无关的地方,或许很多人不相信。但事实就是这样。那时候我们校园的操场上播放了三场露天电影,其中一场叫《血战台儿庄》,然后我就记住了。
但长久以来我并不知道台儿庄在哪里,相当长一个时期,我认为台儿庄就是石家庄——这样的错觉来自何处,又是怎么产生的,我也很奇怪。
生长在改革开放时代的我们,对那些炮火连天的岁月只能从影视文学作品里窥见一二,台儿庄的英雄史诗也早已镌刻在这方城池的地基之下,抵达这里,才发现这里里齐鲁大地上最美的水乡。
无论时光如何沧桑久远,这片大地上发生的血与火,前人们为建立和平繁荣而付出的代价,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失,在这座被世人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的城池里,有53处战争遗迹保存完好。每一处都有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惊心动魄,都与今天的幸福有关。
史料记载,台儿庄历史文化深厚,形成于汉,发展于元,繁荣于明清。清代《峄县志》:“台(儿)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国朝高宗(乾隆皇帝)赐为‘天下第一庄’”,呈现出“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繁盛景象。
眼前的这座城池自然是后人在原址上新修的,史料里的古城早已被战火吞噬殆尽,2008年枣庄市政府投入巨资重建台儿庄,使之历史文化与建筑风貌再次重现。
台儿庄古城的复原集八种建筑风格集于一体,七十二座庙宇汇于一城,被称作”中国民居建筑博物馆”。
作为古运河畔唯一一座南北交融、中西合璧的历史文化名城。台儿庄拥有京杭运河唯一一处古驳岸、古码头等水工遗存完整的6华里古运河,被世界旅游组织称为“活着的古运河”、中华古水城。城内拥有18个汪塘和30华里的水街水巷,可以舟楫摇曳、遍游全城。据说由此荣获山东省“十佳景区”和“齐鲁文化新地标”榜首。
我抵达的时候,正值跨年夜,台儿庄古城围绕文化旅游,整合以“非遗文化”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举办了以“弘扬传统文化打造中国特色年文化品牌”为主题的大庙会。
中国龙为主题的巨型花灯在台儿庄古城的城门口精彩夺目,四面八方的游客还未来到城门下,远远便已看到绚烂的灯火。各式各样的五彩花灯点缀在古城的角角落落,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气氛早已在古城内蔓延开来。
古城的位置正好位于京杭大运河的中心点,可以想见,这里曾是南来北往的商人经停的重要驿站。或许在古代的运河上,那热闹的情景远胜于现在吧,谁知道呢。
热热闹闹过大年是每一个中国人最大的期盼,古城社火大巡游表演中,由民间艺人奉上的竹马会、高跷、背阁、抬阁、独杆轿等民俗表演令人目不暇接。其中竹马会是当地自古流传的特色舞蹈,已有超过五百年的历史,是重要的非遗传承项目。艺人们穿戴着三十多斤重的竹马道具,踏着小碎步,模仿马的步伐做出不同的列队表演,造型有趣动作写实,深受观众喜爱。
一支来自北京的演出队伍边打边舞地呈现了京西太平鼓这一结合了鼓乐和舞蹈的传统艺术项目。当然,除了当地的民间艺人,据说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表演者展现各类绝活。
寒冷的夜空下,火流星、国乐、冷焰火、龙狮同步表演轮番上阵,现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舞龙队精彩的舞龙表演一共展示了包括荷花龙、稻草龙、竹叶龙、布龙和大头龙等五种不同的龙,可谓“龙腾盛世”。舞狮、舞龙同步表演,配合镭射灯光效果,传统与现代风格交相辉映,引爆了这里的夜晚。
夺人眼球的莫过于火龙钢花的表演。火龙钢花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表演者们光着膀子,舞火龙、打钢花一齐上场。1700℃高温的钢花四溅,在夜空中划出一道道闪亮的弧线,落到地面的瞬间又激起小星光。现场可谓“火光四射”,光效震撼人心,引得观众阵阵喝彩。
这里的很多表演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看来,这里每年举办的活动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陪我的朋友说,春节期间要比现在更热闹,现在只是预热,想要看最地道的社火巡游,过最有年味的大庙会,春节时候再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