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寺,伏牛山区深藏的一座寺院,五棵古树令人仰视

  • 游走江湖的山鹰
  • 2021-11-30
  •   
  • 这是深藏在豫西伏牛山区的一座寺庙,地处平顶山市鲁山县四棵树乡。


      去鲁山文殊寺那天,冷雨迷蒙。寺门口倒是热闹,路旁停满了私家车,小贩推车叫卖糖炒栗子、糖葫芦、煮玉米,附近农户散养的母鸡在人群之中踱步。

      寺内文殊殿,香客在菩萨像前虔诚祈祷;僧人面容沉静,敲着木鱼诵经。山门外红尘滚滚,烟火升腾;山门内梵音袅袅,四大皆空。

      这是深藏在豫西伏牛山区的一座寺庙,地处平顶山市鲁山县四棵树乡。从洛阳驱车前往,得两小时左右,路不算近,但值得跑一趟:寺内有难得一见的千年银杏树,不止一棵,而是五棵!

      相传,木匠的祖师爷鲁班夜半“偷”过银杏树的木料;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树下想念过她的夫君。

      深山藏古寺

      文殊寺背靠俺窟陀(一说沱)山,又名俺窟陀寺。

      寺周围重峦叠嶂,飞瀑流泉,茂林修竹,景色甚好。庙阁建筑依山就势,逐层而上,典雅规整。

      寺内有清代石碑。碑文说,文殊寺是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创建的,历经兵乱,殿阁被毁,曾经多次修缮。不过也有人说,早在唐代,僧人就在此地创建了寺院。

      文殊寺的得名说来神奇。

      传说,很久以前,文殊菩萨曾在此讲经说法,静观尘世,普度众生,万民得享喜乐,感念菩萨恩德,遂建寺供奉。

      另有传说,唐代有一位日本高僧,从山西五台山请了一尊观音菩萨像,自浙江普陀山乘船回国,行船触礁,水现莲花,日本僧人领悟到观音菩萨东渡日本机缘未到,就在普陀山建“不肯去”观音院,然后折返,途经鲁山时,在银杏树下小憩,见文殊菩萨显灵。此后,人们在银杏树下建起了文殊庵俺窟陀寺(文殊寺旧称)。文殊寺主殿供奉文殊菩萨,东殿供奉观音,便由此而来。

      传说多少有虚构的成分,不过,鲁山一带邻近唐代东都洛阳,南来北往的行人,多经此处,日本僧人从浙江返回中原确实有可能经过这里。

      古寺生奇树

      传说中的银杏树,是真实存在的,一进寺门就能看见。

      五棵银杏树,均已有几千年树龄,树干高三四十米,树冠遮天,枝叶婆娑。

      这五棵树是文殊寺的宝贝,有“世界树王”之美誉,方圆数百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银杏树有雌雄之分,相依相偎,俗称“夫妻树”。

      夫妻理当成双成对,寺中缘何只有五棵银杏树?

      据说,文殊寺本是远古时期的一个祭坛,古人在祭坛旁种了六棵象征长寿的银杏树,可惜其中一棵后来被山洪冲走,只剩下这五棵。

      树下见高人

      文殊寺西殿供奉的不是菩萨,而是木匠的祖师爷——鲁班。

      四棵树乡离墨子故里不远。墨子是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他和鲁班是好朋友,二人常在一起对弈切磋。

      鲁班心灵手巧,专业技能一流。

      当时,有人要在嵩山一带修建大庙,必须用整块银杏树板做木料。找来找去,只有鲁山的银杏树合乎要求。当地老百姓见银杏树长得好,不忍心砍伐,无奈求助于鲁班:如何能取到木料又不伤树呢?

      鲁班揽下了这个棘手活。

      夜晚皓月当空,万籁俱寂,他来到山中,使出平生绝技,将银杏树正中的一块木板轻轻取走,银杏树犹如熟睡了一般,安然无恙。

      鲁山文殊寺里的银杏树,便是传说中鲁班取木料的树。

      北魏时期,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曾在鲁山工作。在《水经注》中,他详细描述了鲁山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其中就提到了文殊寺。

      唐代,洛阳人元德秀曾任鲁山县令。《新唐书》里说,元德秀广施仁政,教化百姓,比较重视佛教文化。当时,文殊寺内僧众数百人,一边诵经,一边耕种,其乐融融。

      北宋“靖康之变”后,中原沦陷。相传,女词人李清照流亡南下,途中投宿文殊寺,见银杏“夫妻树”亲密相依,想起远方的丈夫,百感交集,写下《瑞鹧鸪·双银杏》一词,自叹“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白驹过隙,岁月悠悠,昔日悲欢离合已随雨打风吹去。

      如今,文殊寺修葺一新,来到此地,坐观云卷云舒,静听天籁梵音,烦恼消散,心境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