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这里有一处绝世秘境,深谷建筑长满青苔

  • 放猪江湖
  • 2022-04-11
  •   
  • 史书浩荡,瓦砾易碎,它们都很轻易就淹没在时光的尘埃里,唯有入云的青峰,不动声色地目睹这无尽的过往,而在时光的浅处,是今人的秘境,是绝世的风景。


     自重庆市区向东南方向驱车两个半小时便可抵达武隆仙女镇,仙女镇地处武陵山和大娄山之间的峡谷,四面八方的崇山峻岭绵延不断,溪流暗河纵横交错,这片江山宛如尘世间一块璞玉,在大自然中兀自静默,遗世而立。

    更神奇的是这里有三座石桥,世人称之为“天生三桥”。的确是自然天生,这三座桥高耸入云,遥不可及,它们与峰峦比肩,与云朵为伴,傲立于天地之间。所谓天生桥就是经过亿万年的地壳运动和岁月风雨侵蚀而自然形成的桥,雄奇,苍劲,神秘且原始。

    天龙桥、青龙桥、黑龙桥,它们的名字似乎生来就誉满江湖,而在遥远的岁月之前这里或许就是江湖吧,那么清幽隐秘,那么深邃迢遥。或是生来就非凡人所用吧,这三座桥相邻于万丈悬崖之上,又隐没在群峰竞秀之间,从悬崖之下仰望,那磅礴的气势顷刻间盈满峡谷。

    我抵达这的时候,微雨初落,温润了山谷的草木和崖璧,乘坐电梯下到悬崖谷底。峡谷的名字也充满险峻意味,叫“羊水河峡谷”,或许在很久以前这里的河流如羊肠般窄小蜿蜒罢,环目仰望,无穷尽的庞大的峭壁巨石在头顶形成一方天空,河床里的石头以及沿途的树干长满了青苔,清风拂过,沁人心脾,倘若人们身着古装的话,风吹裙摆,那这里俨然就是远古的江湖画面。

    天坑浩瀚,飞瀑流泉,山、水、洞、峡构成一幅幅完美的自然山水画卷,林森遍野,峰青岭翠,行走峡谷间,滴答的水声不绝于耳。

    有人说,武隆的天生三桥独步天下。是不是世界罕见我不知道,我所知道的是,这三座桥的确壮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早就了这样的奇观异景。它们呈纵向排列,平行横跨在峡谷上,将两岸山体连在一起,形成了“三桥夹两坑”的奇特景观。桥与桥之间相隔数里,但气质迥异,景致也互不雷同。

    天龙桥高大厚重气势磅礴,桥下有两个巨大的穿洞,犹如山门一样洞开,南侧的穿洞被人称为“迷魂洞”,洞壁内有大量的破痕、窝穴及溶孔等水流活动的痕迹。

    青龙桥据说是“因雨后飞瀑自桥面倾泻成雾,日照成彩虹,似青龙扶摇直上”而得名。它是最高的一座,从桥面到桥底,落差达到了281米。桥下一汪清潭映照桥洞,倒映出一把“青龙偃月刀”,颇具神韵。

    黑龙桥在峡谷的最下游,是三桥中宽度最大的一座。据说因其拱洞幽深暗黑,似有一条黑龙蜿蜒于洞顶而得名。因为受水流的侵蚀,洞道的侧壁及顶部窝穴、溶孔、天锅、流痕等溶蚀形态十分普遍。此外,在洞壁的北侧还发育有4处悬崖挂泉,就像低吟浅唱风姿各异一样,这里的飞瀑流泉也气质各异。

    当然,除了天生三桥,还有一个不得不提之处,那就是这里始建于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的天福官驿。

    天福官驿位于天龙桥与黑龙桥之间的小径旁,位于万丈悬崖之下的谷底,在浩瀚的山野间,这样一片唐时建筑让人心下恍惚,屋檐飞翘,竹林掩央,宫灯次第燃亮,门前酒旗轻摇,穿越之感油然而生。不用任何渲染,就生发着武侠江湖画面的质感。

    数十条绳索从高空垂下,黑衣人手持弯刀,凌空而起,追杀逃亡的蒋太医及其家眷……这是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镜头,而这其中的画面片段就拍摄于这里。据说《变形金刚4》《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影视剧都曾在这里拍摄取景。

    走进驿馆的庭院,屋顶被天龙桥之上的万丈崖璧所笼罩,目力所及,四周岩石峥嵘,灌木苍翠。院子由几幢相连的青瓦灰墙的厢房组合而成,古色古香,四处弥漫着古老悠远的味道。在院前的空阔草地上,高高悬挂起来的大红灯笼上赫然写着“天福官驿”几个龙飞凤舞的大字,风一吹,仿佛一团火苗在半空中摇荡。

    院内所有建筑都为木质结构,风格古朴而典雅。事实上,这是由两个四合院连成的矩形方阵。院落里每座厢房的小青瓦屋顶上都有翅角飞檐,琉璃瓦当,以及精妙绝伦的雕梁、木墙。在院子的一个角落里,还有一辆专供古代官员们外出使用的木质马拉轿车……

    有历史有文化有美景,或许这就是诸多影视剧在这里拍摄的最重要原因吧,驿站建筑、竞秀群峰、天生三桥以及悬崖绝壁,让这里泛着古老神秘的光辉。

    天福官驿的历史久远到了唐朝。这里原本是大唐的一个驿站,主要是官方用来传递信息,接送官员,押送流犯歇脚小憩的地方。

    在古代,这座驿站是涪州和黔州两地作为官方联络的重要据点,资料记载,唐朝政府每年会固定给各驿站一定的经费补助,每个驿站经费约有1100 贯(1000贯约等于现在7000元左右人民币)。

    由此看来,那时候驿站之长的待遇也是蛮优厚的。不过可惜的是,最初的驿馆早已在战乱中倾覆倒塌,现在这座驿馆是按照最初的原貌复建而成。但即便是如此,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仍在历史的长河里沉淀。

    据说,唐朝的长孙无忌曾被流放至此,具体情节已无从考证,传言是拒绝武则天的拉拢而被贬流放黔州(贵州)途径此地,从长安到黔州要越秦岭、翻巴山,还要涉蜀水,到这里时,他已经万念俱灰,只在这里停留一夜,还没到黔州便与世长辞了。

    与天福官驿有过生命交集的,或许还有宋代词人黄庭坚,就是写“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那个老头。正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十二月,时任宣州知州(今安徽)的黄庭坚因修撰《神宗实录》被同僚断章取义为抹黑皇上,于是上奏哲宗皇帝赵煦,结果是黄庭坚被贬涪州(今四川涪陵)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意思是他从县市长级别降至到了州刺史的佐官,并且工作在涪陵,住宿在彭水。

    宋代时候,涪陵到彭水只有羊水河峡谷这条便道,黄庭坚或许就这样打马而过于这里,奔波五年有余之后,他被赦,后被安置在戎州(今四川宜宾)。此后,这条峡谷便再也不见诗人的影踪。五年的光阴,武陵山的草木溪流足以陶冶他的情操,赋予他的灵感,后来他的诗句“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仿佛还氤氲着这方天地的气息。

    草木年年有不同,历史自然也不止于此,这里或许还有很多恩怨纠葛,江湖隐匿,然而史书浩荡,瓦砾易碎,它们都很轻易就淹没在时光的尘埃里,唯有入云的青峰,不动声色地目睹这无尽的过往,而在时光的浅处,是今人的秘境,是绝世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