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完好地保存了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老建筑矿工住宅及苏式风格建筑,又存下了那份不舍的乡愁和记忆。
“水银泻地,汞魂经天”,进入贵州铜仁万山区,一处墙壁上便出现这样一句颇有沧桑的语句。万山区最值得称道的就是朱砂古镇,这里早年盛产矿物质朱砂,这种矿产的用处广泛,可用于颜料、医药、水银等等,因为早年是矿区,这里便遗留着许多早年的痕迹,老街、建筑、以及人文历史的沉淀,在经过时代的变迁后,如今这开放为工业加自然山川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那个年代和矿洞遗址是这最为重要的两个景点。踏入“那个年代”,老式的建筑房屋颇具历史的质感,这里是工人们早年的居住生活区,时光奔流而过带走了激情澎湃的岁月,留下了那个年代一条街,对于老一辈人来说,这条长街有特别熟悉的街景、有韵味的老店,承载着几代人的共同回忆,“广阔天地大有可为”“敢叫日月换新天”……职工食堂、标语等等,一个时代的印记和情感,收藏在往日生活中的故事里。
“那个年代”完好地保存了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老建筑矿工住宅及苏式风格建筑,又存下了那份不舍的乡愁和记忆,走进“乡愁大道”,两旁的房屋上挂满了五谷杂粮及喜庆元素,村民将农作物细心装扮,玉米、稻穗、辣椒、豆子与红灯笼交相呼应,一幅美丽的秋收景象映入眼帘。
“乡愁大道”内,有的正在吆喝特色商品,有的正在制作手工艺品,有的在玩着童年游戏……各种动人画面交织着,汇成了乡愁文化的旅游盛宴。游人穿梭其中,有种穿越之感。
老建筑、人物雕塑、红歌、石板路、壁画……“乡愁大道”处处都有温度、有情感,都承载着过去的生活方式,凝聚着几代人的智慧,更是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
在20世纪50年代,万山区是国内最大的融采矿、冶炼、科研于一体的汞工业基地,当年的万山区被誉为“中国汞都”,90年代以后随着万山的矿产资源趋近枯竭,当地的发展一度陷入“矿竭城衰”困境,2015年,万山区将曾经废弃的矿区建筑改造成富有年代感的景点,利用原汞矿遗迹遗址、朱砂文化、丰富的山水自然景观和凉爽气候结合打造特色旅游也就是如今的朱砂古镇。
在朱砂古镇,可以游玩的地方很多,矿山博物馆、970公里的“地下长城”、玻璃栈道、悬崖泳池、时光隧道、怀旧礼堂等。朱砂古镇景区内的玻璃栈道长1200多米,栈道一边是触手可及的陡峭绝壁,另一边是群山环绕的悬空山谷。
所谓“地下长城”就是早年的矿洞,因历代开采,数百年来,矿洞多达400余个,各个时期的采矿坑道纵横密布、层叠交错,被人称为“地下长城”。这些遗留下来的采矿坑洞遗址,彰显了汞都人民艰苦奋斗、开拓奉献的进取精神,为后人留下历史性记忆,创造了人间奇迹。
遗址包括仙人洞、黑硐子、云南梯洞等,有洞口百余个,矿柱一百多根,矿洞长达150多公里(全矿矿洞长约970公里)。矿洞内留下历代采矿工人开凿的石梯、隧道、刻槽、标记、矿柱、巷道等及冶炼汞矿的遗迹遗物,并有着独特的采矿、选矿及冶炼等一系列独特生产工艺,是我国汞矿史的缩影。
近些年为了发展旅游业,这里在原有基础上修建时空隧道、玻璃栈道、高空滑索和悬崖泳池等现代化娱乐设施,增强了游客旅游体验感。悬崖峭壁上,玻璃栈道挂在山腰,惊险刺激;凉爽的时光隧道内,依稀可见昔日矿工开采痕迹……
有人说,朱砂古镇“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确,朱砂古镇借助矿山遗址、老旧建筑、朱砂开采、革命标语等时代元素,打造了“那个年代步行街”;把绵延纵横970公里长的地下采矿坑道修建成为“时空隧道”;在陡峭的岩壁上修建成悬崖栈道和玻璃栈道;把原汞矿的宿舍、办公用房等修建成悬崖酒店、宾馆……一举改变了早年“颓垣废井、残垣败瓦”的空城景像,让来客既看到了往日时光,又感受到了今天的静好。
在一份资料上看到这样一句话:万山的红,是爱国的红。没错,这的朱砂矿产为初期中国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如今这种精神仍旧在这里熠熠生辉,让游客感受到了团结奋进、爱国奉献的万山精神。